環境監管又放“大招”,以前那套不好使了?!然而,高壓之下,整治并非目的……
今年,全國基本都在開展環境整治運動,“停產整治”和“原材料漲價”已經成為壓在紡織企業身上最重的兩座大山。高壓之下,落后產能被不斷的洗出行業。
斷水
電箱封條
封設備
然而,強力的監管之下卻依然有人“鉆空子”,甚至有執法人員濫用職權,為了編制了一個約束權力的“籠子”,環境監管部門又放“大招”!
11月14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浙江省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雙隨機”抽查辦法(試行)》已經出臺,被抽檢企業和相應的執法人員名單將以“搖號”方式確定。據悉,《辦法》將于2016年12月1日起開始施行。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辦法》的出臺,相當于編制了一個約束權力的“籠子”,不僅使得抽查模式更客觀公正,也對執法檢查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介紹,執法檢查人員若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將按照《辦法》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按照《辦法》,在職責分工上,由省環保廳負責領導、組織、協調、稽查、考核全省環保系統“雙隨機”抽查工作。依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檢查事項,確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修訂情況和實際工作需要,進行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布。公開的內容包括:隨機抽查工作完成情況、抽查的污染源名稱、抽查時間、違法事實、懲治措施等。
沒有低端的退出,就沒有高端的發展。通過整治提升,倒逼紡織印染企業從管理、創新、設備、工藝、環境等全方位進行大幅度改善,有利于增強紡織印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話語權。這實際上也是為了產業的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
柯橋印染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印染業的貢獻,一度約占紹興市柯橋區財政總收入的20%,有人擔心“亮劍”整治印染業,是否會給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轉型升級關鍵期的柯橋經濟帶來影響。
而近日,柯橋64家被整治關停的印染企業,在日前動工建設的濱海印染集聚區三期工程項目工地上再次看到了他們的身影。
“絕不再走低檔產品的老路了。”多位整合重組項目的負責人表示,要借此次集聚機遇,傾注所有財力與精力進行提檔升級。
年產7.66萬噸針織布、3.28億米梭織布高檔印染面料;年產3萬噸高品質功能性針織印染面料……可以發現正在實施的三期工程項目個個都是“高、大、上”。
“高檔印染、高品質功能性等面料印染項目將成為濱海印染集聚區三期工程的主力軍,這也是整合重組企業的共識。”區印染集聚區有關負責人說,從規劃建設之初,三期項目就緊盯印染產業“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的發展目標,加快企業提檔升級,打造藍印時尚小鎮,促進產業、經濟轉型升級。